报告人:李斐,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时间:4月20日 下午 2:00
地点:1号实验楼302会议室
报告内容简介: 利用光敏染料作为吸光组分和水氧化催化剂共同吸附于宽带半导体如TiO2薄膜来构建染料敏化光电极和光电化学电池,是实现太阳能分解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染料敏化光阳极中,注入n型半导体导带的部分激发态电子向光敏剂和催化剂进行回传,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其水分解效率。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将以往修饰于分子水氧化催化剂的磷酸吸附基团替换为吡啶吸附基团,并与三联吡啶钌(RuP)染料共吸附于TiO2基底构建光阳极。这一策略在增强催化剂刚性的同时钝化了TiO2/分子界面,有效抑制了TiO2导带向催化剂和光敏剂的电子传递。实验证明,在用吡啶替换磷酸作为吸附基团后,光电流密度提升12倍,获得了该类电池迄今为止最大IPCE效率(25%)和1.5%的光电转换效率(ABPE)。
报告内容简介:
李斐,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博士(硕博连读),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后,美国北卡教堂山大学访问学者。自200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以来,主要从事太阳能分解水方向的研究,尤其是从分子层面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体系中释氧活性中心(CaMn4O5簇)的功能,研究领域包括光催化和电催化等。至今已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CS Catalysis、Adv. Energy Mater.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大连理工大学“星海优青”计划的资助。目前担任《催化学报》和《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